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舒兰:“课堂+实训”体验式教学模式效果好

来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8 2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5年12月15日,美丽的松花江畔,瑞雪飘飘,玉树银花。舒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培训中心,举办了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班。学员都是来自舒兰市各乡(

2015年12月15日,美丽的松花江畔,瑞雪飘飘,玉树银花。舒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培训中心,举办了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班。学员都是来自舒兰市各乡(镇),农业生产一线的种养植大户、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主,实践经验丰富,学习兴趣浓厚。 本次培训班开设两个专业,专业技能型粮食栽培工75人,专业服务型农作物植保员75人。舒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特聘请农业科技学院教授、专家为学员授课。课程包括农民经合组织建设;三农政策法规;水稻、玉米作物栽培;农作物植保技术;食品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等。 实训考察内容也颇具匠心,为了开阔学员视野,推广中心组织参训的150名学员到吉林市东福米业集团和神农植物园进行参观考察。学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有序地走入东福米业大厅,通过一个巨大的电子显示屏,解说员向学员们介绍了东福米业创业历程和辉煌的发展业绩。学员们参观了东福米业现代化高科技有机米生产加工流水线,观后无不震撼和惊叹,兴奋之余不时地用手中的相机定格一张张集现代化高科技于一体的新型美丽乡村加工企业的崭新画面。学员还参观了长春国信现代农业集团温室种植,让学员更加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打开学员眼界。国信的果蔬基地生产、包装、销售、管理模式代表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学员纷纷赞叹。边参观工作人员边讲解,带队的老师不时与学员交流感受,结合当地实际与学员共同规划着舒兰农业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学校课堂+实训基地”的体验式教学、情景化专业训练、岗位性人才培养模式,使学员们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这个平台,让农民走进了大学殿堂,听专家教授亲自授课,与专家零距离直接交流,促使学员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有机融合,生产技能将有较大提高。同时,对国家发展农业的政策、法规,尤其对鼓励发展经合组织建设、家庭农场、休闲观光农业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学员对自身如何发展壮大,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带头人,将引领舒兰农业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加快舒兰市实现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七天的培训结束了,学员们恋恋不舍,依依惜别。学员们高兴地说,参加这次培训真值,让我们体验到了大学的生活,此次学习培训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jlnykjxyxb.cn/qikandaodu/2020/0718/388.html



上一篇:忆故人──访吉林农业大学感赋
下一篇:《吉林农业》科普论文征稿启事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投稿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版面费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